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廉政文化 >历史故事

读点“六经” 滋养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7-08-30 08:40:10

 

  二十年前,我在《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中曾经提出:学术思想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于今思之,中华文化能够贡献给世界的,我认为是人之为人的、群之为群的、家之为家的、国之为国的一整套精神价值论理。这些价值理念的精神旨归,是使人成为健全的人,使群体成为和谐的群体,使家成为有亲有爱有敬的和睦的家,使国家成为讲信修睦、怀柔远人的礼义文明之邦。

  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价值理念都在六经六经指《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种文本经典。《乐》这一经没有文本传下来,是为五经。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乐》本来就没有文本,是跟《礼》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礼乐并称。尽管后来看到的是五经,可是学者们习惯上仍然称为六经,直到清代还是如此。

  六经经过孔子删订,是中国现存的最原初的文本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上世纪的大儒马一浮,称六经为中国文化的最高的特殊的形态。大哲学家熊十力则说,六经是现代人做人和立国的基本精神依据。这些判断,时至今日也没有过时,反而愈见其见解独到。

  我近年从六经里面,也包括后来成为十三经的《论语》《孟子》《孝经》里面,抽绎出几组价值理念,包括仁爱、诚信、爱敬、忠恕、廉耻、和同六组概念。这些概念范畴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永恒性、普遍性的价值理念,既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今天,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全世界。

  1.仁爱

  仁爱是中国文化里非常核心的观念。孔子认为的主要内涵是爱人。孟子也明确说:仁者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中国文化里的爱,是一种博爱。按孔子的说法,是泛爱众而亲仁是集亲、爱、宽、博诸义于一体的概念综合。

  这缘于这个汉字的会意构成。《说文解字》解释字为:仁,亲也,从人二。”“是指亲密。人二则是二人。意思是说,仁与不仁须要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显现出来。汉代大儒董仲舒讲得更直接:仁者所爱,人类也。亦即仁爱是爱整个的人类的一种博爱。所以《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仁爱之爱,还会及于万物。孟子有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因此董仲舒又称是一种天德,带有无穷极的特点,也就是具有终极价值。

  2.诚信

  诚信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孔子讲,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朋友有信。老子也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华文化的原初经典把放在非常高的位置。

  内里面有诚,外面才有信。无诚,便不可能有信。讲最多的是《中庸》,其中说,天之道,是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而想要立诚,是人之道。《中庸》把视作天道人道的核心问题。

  立诚的理念,早在《易经》就明确提出来了。《易经》乾卦的文言引孔子的话写道: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的修辞立其诚,就是明确提出的立诚

  人生在世,究竟何欲何求?仔细想来,《易经》乾卦这两句话全包括了。人生在世,一个无非是想把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受尊敬的人。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要讲诚信。这就是忠信所以进德也。人生的第二层要义,就是事业有成,在某一方面的专业上有自己的建树,能够安居乐业。居业的前提是立诚,所以是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3.爱敬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是爱敬爱敬是从家庭秩序中衍生出来的。父子、夫妇、弟兄之间的关系,都有爱和敬存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尊长亲人做到有爱有敬,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也不至于太不好,至少不会轻慢别人。因此《孝经》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把爱敬看做人生之本和生死大义。人的哀愁和悲痛的情感,最初也是从家庭亲人的困厄、不幸中因感同身受而产生的。

  对爱敬这个价值理念,魏晋时期刘劭的《人物志》解释得最为恰切。《人物志》里写道: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爱敬看成是人道之极,可见爱敬这个价值理念在中华文化中的位置。

  当然可以包括尊敬师长、尊敬前贤,尊敬长辈。但的价值论理的哲理义涵,是指人作为生命个体的自性的庄严是人的内在性格、性体、本性的精神安顿之所,传统文化中很多道德规范都跟有关系。譬如,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传统社会对官员的察选,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忠敬、诚信的人,一定孝敬父母,能孝敬父母才能成为忠于职守、仁爱天下的贤者。

  举凡一切礼仪,都必须有的精神。《左传》里的一句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则是军事行动。无论祭祀还是军事行动,都不能没有。军事行动也要懂礼仪。《左传》有很多记载,很多战争的发生,都是由于不敬大不敬,引起强者一方的军事行动。现代社会,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涉及外交事务,讲礼仪、懂敬,同样非常重要。礼仪、敬,是文明的指标;文明与不文明的重要分野,在于礼仪。

  4.忠恕

  忠恕在孔子那里是通贯全体、贯彻始终的思想。忠和诚可以互训,诚者必忠,主忠信是孔子至高的道德律令。弟子樊迟问什么是,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可知都是仁的构件。

  更为密切。取信的要道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一、二两项内容,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第二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和信是与人交往随时需要反省的问题。孔子还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如果做到了忠信,而在行为上又能体现出庄重和礼敬,即使走到不那么文明的异邦,也能立得住脚跟。相反,如果言不由衷,对人不能以诚相待,得不到交往对象的信任,行为上又轻慢无礼,即使在自己的家乡也照样吃不开。

  忠恕的,按孔子的解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价值理念所含蕴和所要求的义涵,通俗地说,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希望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我认为这个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异量之美。这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一个伟大的思想。世界人文学界非常重视孔子的这一思想,把它奉为人类共同遵行的道德金律。

  5.廉耻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把好学、力行、知耻,当作修身的三要素。一个人的修为,自然离不开吸取知识,这也就是《礼记·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因此是修身的第一要素。

  学了以后何为?如果成为装知识的器皿,或者从知识到知识,学了等于不学。学的要义,在于用,在于践行。此即古人常讲的知行合一。所以修身的第二要素是力行。学习了,也践行了,离就不远了,至少是走向通往的道路上。

  但无法保证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确无误。出了错误怎么办?要能够反省,善于反思,找出原因,知错改错,力戒重犯错误。当认识到错误的时候,人的良知会让自己感到羞愧,感到后悔,感到不好意思。能做到这一层,就是知耻的表现。知耻是改过的前提。所以修身的第三要素是知耻

  智、仁、勇在古代被称作达德。具有了智、仁、勇的德品,就可以做到大的判断不致发生错误,遇到困难不会感到忧虑,面对威胁无所畏惧。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修身的三要素中,知耻尤不可轻视。耻感是人成为人的一个文明指标,孟子称之为羞恶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的四端。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辞让之心指文明礼貌;是非之心指社会的公平正义;羞恶之心则是知耻

  构成一个组合概念,廉耻。管子的一个著名论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文明秩序,是社会正义,是节俭廉洁,是道德的约束和自律。礼义廉耻没有了,国家的处境就危险了。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曾经说过:廉耻,立人之大节。他说,如果不廉,将无所不取;而不耻,将无所不为。他还说过: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6.和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和同思想源于《易经》。《易》的系辞概括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说,人们的不同,常常表现为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终极目标是相同的,所以最终会走到一起。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彼此之间是不同的,但生活的价值追求,人的心理指向,往往有相同的一面。孟子对此说得很明白: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好吃的食物、好听的音乐,多彩的颜色,人们都会喜欢,在这点上人和人是相同的。既然在这方面有同样的感受,那么人的是不是也有相同的东西呢?回答是肯定的。人心所相同者,是

  孟子讲的,也可以做心理解。大学者钱锺书先生说过: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夸大人类的不同,是文化的陷阱。而且在人类的不同之中,也有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人和人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才可以沟通,不同也能够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共存、沟通、融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固有的理念。这个理念基于中国文化的的观念。是由诸多的不同构成的,没有不同,便无所谓和。所以孔子的著名论断是:君子和而不同。

  宋代的思想家张载,有名的四句教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还有另外的四句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大意是说,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一个的生命个体组成,有人类的、动物的、植物的,这些生命个体都是不同的。因为他是对整个宇宙世界发言的,所以我把这四句话称为哲学四句教

  张载哲学四句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反观现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总括性的看法,就是:这个世界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冲突不必然变成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和而解的。有了这个观念,很多事情会得到更恰当的处理。

  大文豪鲁迅有一首诗是关于战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的,其中有两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与国之间,都不应该培养仇恨。是可以化解的,应该走向和而解。(作者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中共哈尔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哈尔滨市监委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黑龙江华夏千博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黑ICP备06006535
  • 您是当前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