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羁押在五常看守所内的侯宝光。
2016年年初的一天,一名头戴棒球帽、用大口罩遮住脸的男子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银行贵宾室。贵宾室内,该男子从随身携带的纸袋里掏出一沓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扔在柜台上。
“先生,您存多少钱?”银行工作人员问。
“没数。”该男子回答。
“他没数过。”工作人员对旁边一位同事说。
这是该银行一段监控视频的内容,视频中这个经过乔装改扮、连数都不数就来存钱的“贵宾”叫侯宝光,时任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考验处处长。2016年3月,侯宝光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被查时视频中他用来存钱的那张卡内尚有余额1126万元,而这只是他众多不义之财中的一笔……
上任第三天,就有人拿着成捆的钞票“拜访”
2011年2月,侯宝光当上了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考验处处长,该处负责全市驾驶证的考试、补办、审验等工作,管理着全市130多家驾校和10多家考试场。考验处处长虽然级别不高(副处级),却是“实权派”。上任后的第三天,就有人拿着成捆的钞票来“拜访”侯宝光。
和大多数因贪腐“落马”的官员一样,侯宝光刚到任时“小心翼翼,面对金钱并没有动心”,然而在大方面谨慎克制的同时,他却在“小节”上放松了警惕。钱不收,但一条烟、一瓶酒、一些小礼物在他看来却是正常心意的表达,收下无妨。一旦他肯收,自然就有人愿意送。渐渐地,找他“表达心意”的人多了起来,这些“心意”越来越有分量,他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
侯宝光不抽烟、不嗜酒,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钱币、邮票等,于是便有人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在这样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他的防线一寸寸失守,最终溃塌。
“我们在查封他藏匿所收受礼品的房间时,看到的场景令人震惊!”当时的执纪人员记忆犹新,价值不菲的名酒、名烟、各种纪念钞、纪念邮票、字画、金银玉器摆件装了满满两车……而他用来藏匿财物的房间也另有蹊跷,他原本在松北区某小区有两套房,将其中一套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了与他素有“经济往来”的老板张某。房子虽卖了,侯宝光却在里面给自己留了一个房间,并换上一扇只有他才能打开的门,且从不告诉张某该房间作何用途。
侯宝光被贪欲迷了双眼,早已看不见纪律的刚性要求,他频踩“红线”、屡破“底线”,在疯狂敛财的行为中党性和理想信念荡然无存。
提起他,管理服务对象只说一个字“黑”
“一个字,黑!”提起对侯宝光的印象,管理服务对象纷纷表示,“找他办事,不送钱办不了,但送钱还不一定能送出去,因为有时候他不收钱,直接要股份。”侯宝光的贪婪和霸道让众多管理服务对象苦不堪言,得知他被纪委立案调查后,许多和他打过交道的管理服务对象甚至主动找到执纪人员,提供他的违纪问题线索。
当上考验处处长之后,侯宝光身边的老板朋友越来越多,这些人各怀目的接近他,挖空心思献殷勤。其中一名张姓老板,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人,只要侯宝光把乘机人的身份证号传给他,他就立刻给订机票、订酒店,几年下来,仅此一项支出就达10余万元。
看着老板们为自己鞍前马后地殷勤服务,听着他们极其受用的吹吹捧捧,侯宝光飘飘然了,权力欲越来越膨胀,作风越来越霸道。他将考验处视为自己的独立王国,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根本不拿组织纪律当回事,大事小事不经集体研究决定都由自己拍板。对待管理服务对象更是颐指气使,以权压人,严重违反群众纪律,影响恶劣。
2011年7月,没有经过正规招标程序,侯宝光就指定哈尔滨某科技开发公司为交警支队考验处安装了门禁系统,共花费50余万元。其后,该公司负责人曾某找到侯宝光,请他帮忙在驾校和考试场中推广其公司门禁系统,并表示一定会好好感谢他。
为了这一句“好好感谢”,侯宝光以考验处的名义要求全市10多家考试场都安装该公司的门禁系统,甚至还亲自打电话摊派任务。有的考试场原本有门禁系统,但因担心得罪侯宝光没有好果子吃,只得“花钱买平安”,按他的吩咐办。其后,曾某果然兑现诺言,给侯宝光送去20万元。
用侯宝光的话说,“我在考验处处长的位置上,对这些考试场有制约,这些考试场应该给我面子。”制约和回报在侯宝光这里画上了等号,底气十足的“应该”二字背后是他极尽扭曲的权力观,也为这响当当驾考行业“一支笔”的覆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
张狂逾矩的行为背后是侯宝光的自恃聪明,心怀侥幸。为了掩饰违纪行为,他机关算尽,跟组织大玩“障眼法”。
侯宝光用于存放巨额存款的银行卡并不在他名下,而是在一次同学聚会后,用某同学儿子的名字开的账户,此后这张卡就一直由他持有使用,真可谓“未雨绸缪”;卖房给张某时,他为自己留了间“密室”用来收纳所敛之财,以为房门一锁就神不知鬼不觉;收受大额钱款,怕在账户上留下痕迹便投资了保险,又怕大额保险惹人生疑,于是在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刻意隐瞒;去银行存钱,生怕被人认出来,便乔装改扮……
“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侯宝光觉得这只是说说而已。看着一大批被查处的腐败官员,他觉得与自己无关。在党中央铁腕惩腐的大背景下,侯宝光仍不知止、不收敛。面对组织他不忠诚、不老实,对自己的问题百般隐瞒,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殊不知,没有任何党员干部可以在纪律面前“搞特殊”,违纪被查并不是碰运气的概率性事件而是必然。
“自己不检点出了事,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自由太可贵了,真的,现在如果让我出去,哪怕是光着脚走到哈尔滨,我都觉得是快乐的。”侯宝光被调查时痛哭流涕地忏悔,可惜他的觉悟来得太晚。2016年3月,因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侯宝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执纪者说
鱼贪饵,容易上钩;人贪利,终落陷阱。侯宝光的“落马”再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谁都没有天生强大的“免疫系统”,必须不断锤炼党性、涵养官德、合理管控自己的欲望才能保持“筋强骨壮”。大多数腐败官员像侯宝光一样,都有一个“胃口”逐渐变大的过程,从一瓶酒、一条烟开始,到后来什么都敢收,底线就这样一点一点被腐蚀掉,因此党员干部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在日常,从小节、小问题抓起,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才能避免重此类悲剧再次上演。(本报记者 刘一霖)